当前位置:首页 > 抖音星图号 > 正文内容

回乡记,宝鸡一个村子四十年印记

抖音号哥2年前 (2022-09-30)抖音星图号76

  回乡记,宝鸡一个村子四十年印记

  杨广虎

  岁月不等人,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就过去了。每当我感怀万千之时,倏地,一不小心又老了。

  宝鸡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生在宝鸡北塬——贾村塬(原)上桥镇一个小山村子。这个村子叫“嘴头”,简化字为“咀头”,也叫过“红旗大队”,在塬上最西北的边缘,隶属于当时的宝鸡县桥镇乡。

  《宝鸡县志》记载:贾村原(塬),西平原东北隅,一阜东临汘水,三面阻绝,上筑堡,有市井可容千家,党太保题曰“龙川雄镇”。宝鸡周原镇,蟠龙镇以及桥镇附近地区古称三畤原或五畤原,秦汉五畤是西汉以前皇帝郊雍祭祀五帝的地方。

  塬上有蟠龙、贾村、桥镇三个乡镇,人口大约十万人。贾村塬古称龙川镇,清代改名“假(贾)家村”,又称西平塬、大平塬、大虫岭,蟠龙塬等。塬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如果从空中或者远处遥望贾村塬,宛如一条巨龙,盘亘在黄土高原,龙头在宝鸡斗鸡之北,我的家属于“龙尾”。站在塬上,向南隔渭河与秦岭相望,如果是冬季,从我家门口,可以看到秦岭之上皑皑白雪,近在眼前,冷气逼人;塬下东有千河,西有金陵河围绕,与凤翔(雍城)、陵塬相望;北面是“秀出云霄,山顶相轩,望之常有海势”的西镇吴山,可以说风水极佳,有聚天地灵气,独守一处宝地之感。

  但是,塬高天旱,吃水困难,靠天吃饭,在以农为主之时,庄稼全靠上天佑护。尽管桥镇龙尾村大干水利时修有冯家山水库,水面宽阔,存水量大,近在咫尺,可惜塬上地势太高,水难抽上,费用且大,基本无用;滋润着眉县、扶风、岐山等下游一带。桥镇在塬上,东、西、北皆沟壑,千河、渭河、金陵河流于其周,亘古无水无河,无河无水怎可谈“桥”;自古取水困难,靠天吃饭,大旱来临,祭天祈雨。桥镇,是上古有桥氏部落领地,也就是说上古时就有人类居住。整个塬周边,至少在商晚期西周初期就有村落城垣,塬上有不少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玉器、兵器和石器出土。据推测,可能是蟜氏部落葬于此,“蟜冢”误为“桥镇”。白荆山花开四野,对面即是沟壑丛生,蟜氏采花不慎坠崖而亡,故修圣母庙。《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蟜氏,生炎帝、黄帝。”可明白少典氏和蟜氏应为炎帝父母。《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妊姒人,有蟜氏女,名女登,又名安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阳,有神龙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氏焉。”民间传说,女登出生后,人面猿身,满身红毛;长大后,红毛满身,容貌娇美,动作灵活,爬山攀树,宛若猿猴,部落取名猿女,少典则根据长相和技能,取名女登。蟜为野蚕类,有蟜氏是我国历史驯化蚕类发明养蚕丝和制衣的先进氏族。我的村子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在虢镇,县上还办过蚕丝厂。也有一说,桥镇古称为“聚庆桥”,因为街北古时有一深沟,修有木桥,称作“桥镇”。从地形看,也有一定道理,现在修公路,填满了。

  这些历史,等我这些年有了一些时间,加之随着年龄徒增,愈来愈对故乡怀念,才从一些史记资料,自己现场考察得知的。而在儿时,我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些事情。这也好,少了一些历史的沉重感,心里永远是村里那亮堂的阳光。

  我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幼时最深的记忆就是生产队每天开不完的会,在村里的水井口旁聚集一百多男女劳力,由小队长打铃、派活,记公分。那时候还没有分户,人穷的可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挥汗如雨修理地球侍弄庄稼,到头了也是混个蔫饱肚子饥。我记得分红薯,三四亩地里全是站立的人,众说不一,没有办法分,就按户分成堆,每堆是大的搭配小的,力求公平,这也没法分,有人不同意,只好回归原始的办法——抓阄,跟现在买彩票、“摇号”一样,凭自己命断。等到夏收,一年的辛苦换回的麦子吃不了几个月,就要断顿;庄稼女人有办法,粗细搭配,相互帮衬,邻里拆借,共渡难关,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度过了歉收的“年馑”。那时候,东家向西家借盐,西家向东家借醋,是很正常的事情。民风淳厚,思想守旧,有时候爱讲排场,穷大方;村人也极其善良,院子敞开,不盖大门,经常有路人来讨水喝,主人便拿起粗瓷大碗从水瓮里舀上满满一碗,随便喝。到了夏季,天气炎热,拉个架子车,随便绑在树上就睡着了。

  “上了贾村塬,秀才比驴多”。塬上人家崇文尚义,古道热肠,耕读人家较多。乡人好以党阁老为例,但有的不以为荣,据传其后代吃喝玩乐毁其家业,是否属实,有望再证。据老人世代口述,古时宝鸡遍地为山,树木繁茂,传说有海鳖石化在那塬上,我想完全有可能。塬对面——陵塬下的北首岭遗址有先祖遗迹,比西安半坡遗址还早四百多年。宝鸡是炎帝之乡,神龙故里,秦人有游牧千渭之间之说,“china”在英语是中国的称谓,是“秦”的谐音,世界各国过去称中国为“秦”,陕西简称“秦”,我去过天水等地,根据当地方言、民俗、习惯等,觉得甘肃天水、平凉等地也应属一脉相传的“秦地”。嬴姓秦族发祥于宝鸡,秦在西周时期是一支很小的附属氏族。周秦关系密切,秦的首领造父是个驯马放牧的高手,曾为周穆王驯养了八匹骏马,跟随穆王在西北征伐戎族,打败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晋时的《穆天子传》一书,有周穆王巡游的故事。相传,在艰苦的征伐中,有一匹马死于贾村塬的马迹山,有葬马的墓冢。墓冢现在没有了,距我家六里之地有个村子叫“马冢”,和我家相隔一个大沟,从地形上讲,应该适合喂马。但是随着黄土流失,树木砍伐等原因,塬上已经不适合养马。2009年,在桥镇遗址一处半地穴式住址中出土的泥质红陶篮纹筒瓦、板瓦、槽型瓦,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这些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建筑用瓦。它的发现,把我国用瓦历史提前了一千年,被称为“华夏第一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忽然一天夜里,生产队在养牲口的饲养室屋子外边召开村民会议,要学习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吃大锅饭,不养懒汉货,要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实行联产土地责任制。大锅饭吃不饱的村民开始都沉默,不相信有这等好事,等队长再三强调肯定之后,村民才吃了“定心丸”,有的村民欢呼跳跃,有的竟哭声不断。说分就分,不到一个月,地就分完了,牲口也分,农具也分,一头牛,一把锄,按照不同部位分给几家人,好在大家友善团结,没有四分五裂,折成钱,有了就掏,没有打欠条,东西还可共用。听说邻村,队里的四轮拖拉机硬是活生生给十几户分了,拆成零件,变成废物,谁也用不成。

  村里的油坊、醋坊、铁匠铺、卫生室等等也逐渐从眼中消失。后来办起了乡镇企业,醋厂和宝凤酒厂,特别是酒厂,一时四处飘香,生意不错。后来,手工业酿造规模太小,逐渐衰退,直至停业。那时候,农民有了“万元户”、“暴发户”,爱出门戴个墨眼镜,梳背头打发蜡,皮鞋爱擦油,抽个香烟,摇来晃去,让人知道什么牌子,顺便再把西服袖口的商标展示一下,有手表的,不是“上海牌”就是“蝴蝶牌”,有大金戒指的(不知真假),也爱显摆,不怕被剁指头。不管老板大小,都爱被人称为“厂长、总经理”,后来被称为“老板”,还有称“兄弟”的,出门要派头,要女秘、要夹一个人造皮革的小包包,派头十足。二奶、小三,这些也是慢慢滋生起来的。那时候,村里兄弟分家、妯娌分院、个个单干,不愿凑合在一起,拼自己拼搏过日子,有时候难免能力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传统思想被打破;孝敬父母也成了空话,一对父母要被几个兄弟活生生分开伺候,或者逢单逢双日或月几个兄弟轮流供养吃喝,可以说生不如死,但父母真死了,兄弟们却要大吃大喝,唱大戏、演电影,有时候还上演一些裸体表演的马戏。现实版的荒诞剧,让人啼笑皆非。

  从懂事起,我就一门心思想离开这个村子,贫穷的日子让人急于出走,去外面的精彩世界,而且这种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但在农村,“二元体制”,没有城市户口,要当工人,要跳出龙门,要么当兵,要么考学,打量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能是好好上学了。

  桥镇地势西高东低,山、川、塬,丘皆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谷壑纵横、天旱少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长期以来,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交通不便,思想封闭。我的村子一样,村民简单往复的劳动就盼着能吃饱肚子(后来,我知道股票、基金、资本运作等之后,渐渐明白,有时候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付出不一定能得到高额回报),村里还经常不时停电晚上黑成乌鸦,一大下雨就泥泞一片没法走路,底层干部“上房揭瓦、刮宫流产”的粗暴执法等等,让我随时做好了准备逃离村子的想法。在我的印象中,每年最头疼的是秋季种麦怕遇到连阴雨,夏季收割怕雨水不断;最难干的活是打胡基,百般无聊,手上磨得水泡血泡一层接一层成了厚茧子,从深不可测的沟底背麦捆,沿着羊肠小路,大汗常淌,麦芒扎的脖子一道道血印;最没意思的事情是赶着牛一圈接一圈在场里碾麦子;最难看是是交公粮时那些粮站验收麦子的脸,一副大干部、不屑与村民说话的样子,歪着脑袋,抽着烟,视背着重一百多斤、二米多圆柱形帆布粮袋、热死黄汉的下苦人不存在。当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发后,农民不用交公粮,还能领到粮补,这是后话。我只想说,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如果有时间,回到现在荒僻的空心村子,除了一些老弱病残,还有些什么。我的村里,一些老人出于对土地的感情还坚持种着庄稼,没有让土地荒废。尽管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讲,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种庄稼确实是赔钱的买卖。自己种的粮食放心,有麦子的清香,村里的老人经常说,不用化肥,全是有机肥,也没有吃“转基因”的危险。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解放了人的思想,让一些庄稼人从土地中解放出了,有了时间去城里打工。我们村里人勤劳、善良,肯吃苦,能干事,互相带动,离家不远,出门主要去宝鸡市区搞建筑当泥瓦工挣钱,有不少成了“副业队”的包工头。有人编的不错:“贾村塬,村连村,靠天吃饭人没闲;盖高楼,修马路,没有资源靠勤奋。男贴砖,女刷墙,起早贪黑干活忙;黑糊糊,马乎乎,吃碗干面就上工。骑摩托,坐公交,车上喳喳永不休;你挣多,他挣少,比来比去真烦恼。塬上好,有啥好,还得出门把钱找;塬上好,就是好,空气新鲜把老养。”当时《陕西日报》还以“乔世英盖起大高楼”作了报道。

  我小学毕业前,只去过宝鸡市人民街一次,腊月跟着父母去卖鸡蛋,一元十个,卖完再去商场扯些布做新衣。那时候,交通极其不便,要早上六点钟麻麻亮起来,步行二小时多从塬边杨家坡走到金河,再花二毛钱坐上6路公共汽车。单趟在三个小时左右,来去匆匆,基本耗时一天,回家时,已经天黑。寒冬腊月,极其寒冷,还要提上两笼鸡蛋,确实不易,从小我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我上初中,从蟠龙上塬到桥镇的路修好,才开通了桥镇—宝鸡长途客车,但需要一个半、二个多小时,人多车少,还比较贵,我几乎没坐过,还走老路。去过一次马道巷,不是很宽敞,摩肩擦踵,车水马龙,人看人,脚连脚,甚是繁华;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来回走动,压马路,逛街道,不为买东西,就图个看个新鲜。有搅团、凉皮、油糕、麻花等地方小吃,有各种布衣,混合着酸辣香甜杂味,还感到人的体温和呼吸。马道巷起初的名字叫码头坡。之所以叫码头坡,是因为出了宝鸡老城东门向南到渭河边的一道长长的缓坡与渡口相连。后来,陇海铁路宝天段修建,铁路从码头坡上方穿过,码头坡被一分为二,铁路以南称建国路,以北成了马道巷。现在提升改造成商业街了,反而没有过去热闹了,原因很多。到了西安,我无意骑着共享单车在西城墙内闲逛,也有一个“南马道巷”,各种适合小资的酒吧、茶吧兴盛。记得最清晰的是,小学时候,有一辆“屎巴牛”汽车开进村里,村民摸来摸去,跟看猴一样,新鲜,他们真的很淳朴很天真,经常在地里拿着收音机听说书,总奇怪说书的人在哪里。

  随着九十年代的打工潮和去海南淘金南方进厂北京漂泊,桥镇也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街道,理发店变成美容美发院,裁缝店变成时装精品店,供销合作社柜台也开始承包了,各种店面如雨后春笋一般开起来,每年的古历七月十二,要唱大戏,请的都是省城戏曲研究院、易俗社的秦腔大腕名角,看戏的人山人海,小商小贩不亦乐乎,一块钱一包瓜子吃起来有滋有味;就是下雨下刀子,也丝毫不影响人看戏的热情。“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村里的年轻人穿着打扮也时髦起来,跟着双卡录音机蹦跶个不停,老人看不惯说是不务正业,我们小孩喜欢,年轻人对意中人、爱情的追求也变得主动,学会了婉拒和放弃,从内心有些抵触“婚姻包办”了。去乡文化站看露天电影成了一种时髦,顺便还可以谈个“对象”,我们初中生碎娃没钱,脑袋聪明的就自己画个票,用红油笔画个圈圈当印章,检票时使劲往检票员手中已塞,趁他不备,逃也似的跑进场子,谁也找不见,后来,乡文化站被办成什么厂,养鸡、养猪,没了。捐钱打井,集资建学,一起修路,村民通过自力更生改变着他们的环境和生活,幸福一天天来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我一直上小学、中学,也基本生活在桥镇这个地方,县功呆了三年。繁华的城市只是我的梦,远远地向我招手,靠近或抵达。我没有时间去打量生我养我的故乡,尽管她有了许多变化。村里好多人有了电视机、摩托车,也拆了老房子、土厦房,不约而同,为了体面能说起话盖起了整齐统一的砖混平房,外贴白色瓷片;这种情况到现在仍可以看见,只不过多了雨水的冲刷,锈迹斑斑,宛如弃妇一般,无人理睬。有钱的人早拖家带口去城里买房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去了,内心无言的痛楚只有他们清楚;一个人去了城里的庄稼人,物质再富有,也没有了根和灵魂,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奔走。

  史载,桥镇1949年为西坪区桥镇乡,1959年为县功公社桥镇管理区,1961年设公社,1967年更名旭光公社,1970年复名桥镇公社,1984年5月改乡。我上学的时候,老人称之为“桥镇公社”。在桥镇咀头村,我在小学的时候,看上了村里“一头沉”工人家里黑白电视机的《西游记》,后来还看过《红楼梦》,去乡上文化站看过露天电影,家里管的严,虽然随着电影《少林寺》演出,“武术热”红火,我没有跟上同学去几十里地外看录像,看《霍元甲》、《陈真》以及《神雕英雄传》。初中两次去宝鸡,均是暑期在建筑工地做小工给自己攒学费,一次是在宝桥修家属楼,一次是在税务学校修楼。每次我闲下来的时候,站在楼顶,劳动的辛苦并不能压制我内心的梦想,我一直心里想,什么时候,如何走出去?

  或许是天意。桥镇还属于县功管过。在县功上高中是我最忙碌的时候,那时港台一些电视剧已经上演,“琼瑶式”爱情席卷中国大地,而我一心只读书,一年四季穿着四个兜的深蓝色中山装,包的严严实实(据说是毛料的,不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穿破洞的衣服),胸前别支钢笔,故作深沉,整日沉默寡言,不懂人情世故,很少顾及同学之间的事情,也让人可能觉得不食人间烟火。但多年以后回首,老师、同学之间友谊纯真、友善,让人难以忘怀。

  县功镇是交通要道,咽喉之地,从小我就听村里老人讲吴山土匪的故事。县功是唐宋吴山县故城,丝绸之路经过,地理位置险要,咽喉钥匙之地,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8年)迁北魏旧县长蛇县县治于此,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吴山县;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称华山县,旋复旧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吴山县并入岍源县后改名县(亦用“献”)头镇,今名县功镇。二00二年元月,由原县功镇、上王乡、双白杨乡三乡镇合一,贯名县功镇,为果品大镇。特别是上王的秦冠苹果,我上学时还吃过同学带来的,香脆可口,终生难忘。

  县功属于比较现代的,有点“洋气”的小镇,街道每逢过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当时有部属169厂、市属轴承厂、床单厂、车辆厂七车间,县水泥厂、马钢厂、益民奶粉厂、镇办手套厂、机砖厂、面粉厂、石渣场等工业企业,工人生活尚好,后来慢慢不停,工人失业者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有古吴山县城、北魏石窟西阳洞和挂佛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包拯铡包勉的故事、八堡传奇、彭德怀固关战役途经县功歇息处,还有社火、西府曲儿、漆器、纸活、吴山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来之四面八方,各地各单位都有。我最爱去县功街上吃豆花泡馍、手工擀面、拉条子、臊子面、面皮等,陪着同学唱卡拉OK,打克郎球、吃烤肉。那时候我的稿费不少,一月有百元左右收入,钱也值钱,足养活我每月基本生活。不像现在,人人拿个手机,玩着游戏,身体彼此如此靠近,心却离得越来越远。

  可以说,我第一次旅游是同学带着去吴山,门票不要,也是原生态没有被开发,也就没有被污染。每天中午我最爱去街上的旧书摊翻看报刊,每到周末,我就想回家,连饭也不吃,车也等不及,骑着自行车从备战路回家,或者从翟家坡路过一个水库上吴家沟回家,大概要走十五六里地吧。但从不怨天尤人,从没有感到劳累,年轻就是资本,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孤独地行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

  当年,我记得桥镇乡上修起了水泥厂,整日高大的大烟筒冒着黑烟,让村人自豪;那时候,没有环保的概念,后来人慢慢讲究了,知道吃喝要干净的。后来,我还回过高中,想寻找一下青春的痕迹,可惜已经撤掉,一切留作无言的遗憾和美好而由寂寞的青春回忆了。桥镇初中好些,还留存,学生由过去的几千人变成现在的几百人,物是人非,花开花落,有钱人都把孩子弄到城里上学了没钱人也咬紧牙关,跟风。

  中学时期,我只去过虢镇县城两次,一次是中考,一次是高考,学校统一包车。秦武公(公元前687年)设虢县,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宝鸡县。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200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陕西省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我自己的籍贯一下子由“宝鸡县”变成“陈仓区”人了。对于自己的县城,我知之甚少,去之两次。即使最有名的古历四月八虢镇庙会,至今也没有去过。

  村子离宝鸡市近,离县城反而远了。

  据说家乡是西周时期古矢国重镇。有些学者经过对这些夨器的初步研究,认为汧河流域是夨国的封地,贾村塬一带应是西周时期夨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矢国曾计划在家乡建都,皇宫就在今贾村村,朝殿午门就在今陵厚村。后因家乡东西宽度不足而未成建。1965年,在贾村村出土何尊一件,底部有122字铭文,其中第一次出现了词组“中国”二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名称。铭文也记叙了周文王、武王和成王传承的序列,以及筑造“成周”(今洛阳)的历史。故被视为镇国之宝。1969年家乡的上官村出土了矢王簋等4件青铜器;1973年又发现了矢簋盖;1983年在扶托村又发现矢腾须等青铜器,这更有力佐证了这一说法。家乡的人老实,也有几分浪漫,听听世代传唱的歌谣,便体会到。“豆芽菜,生拐拐,我在城里做卖买。七年八年不回家,三十晚上跑回家。媳妇快快开门来,我在房里坐一坐。我娘说我爱老婆,将心比、都一理,我爹那时也爱你”。家乡因其台塬地貌,在塬下看是一座山,云雾缭绕,气蒸霞蔚;上了山才发现是个大平原。这不仅让家乡拥有了山之挺拔险峻也有了原之广袤豁然。也正因为此,家乡相对于塬下周边地区,云量少,光照强,气侯宜人,作物生长周期长。家乡的果蔬杂粮便成了周围地区人们的香饽饽。我喜欢吃家乡的麦子,喝家乡的泉水,那种深深的依恋和芬芳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直到现在,村子里的老人认为我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巧的是,上了塬不远,也有个村子叫大槐树。相传,造父不光为周穆王养马,还亲自驾车,征战在淮河流域,平定徐偃王的叛乱,因攻受封于赵城,最后发展到山西、河北一带,被成为赵氏。我专门去洪洞县大槐树虔诚地拜了一次祖先,看来老人说的有几分道理。秦的另一支,又进行周、秦第二次联姻。周孝王把宝鸡千渭之间的土地交给秦的首领非子,被封于秦,建邑城于甘肃清水秦亭地方,不仅放牧,还有力制止西戎的前进,捍卫了西北边陲,保持安定。后来周、秦破裂后,秦襄公第一仗打到宝鸡周原西部,获得打胜。为了庆祝,在西平原(贾村塬)设置祭奠上天白帝的西畴,以红马、黄牛、公羊三牲举行祭祀大典,以表示秦是秉承天意。后来发展农业和生产,在塬下,秦文公筑陈仓城,刻石鼓文,仓为储之意,陈即古阵字,故宝鸡称为陈仓。最终,向东发展,秦逐渐统一全国。如果从头发、身材、长相、方言来看,我们村里的人有宁夏、甘肃一带“胡人”的影子,还有“四川人”的口音,“耍”字常用,可能是娶四川媳妇吧?!我们村有此传统,也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后,四川人口迁移至陕西宝鸡之故吧?!当然了,宝鸡也有各种原因走出去的,我发现一些商州的口音和宝鸡差不多,可能是“民国十八年”年馑一些乡党逃生到陕南去了吧?!也有可能出门做生意不回了。历史的烟云总迷雾重重,我们只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出门在外,一听到宝鸡口音,总感到亲切。当大家知道是“宝鸡人”时,大为赞叹,城市工业发达,交通枢纽,更重要的是“文明城市”,干净整洁,人民热情和善厚道。但也有些守旧、绵软,爱守着田地和老婆、孩子,知足常乐,延续烟火。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呆在西安。历经了绿皮火车、高速公路、动车、高铁等交通工具,我觉得过去追求的“快生活”还需要到宝鸡“慢下来”。有一次,上学回家,从西安坐大巴回家,高速路因封闭,走北线低速,慢慢悠悠,竟然走了一白天。这样的“慢”,还是少些为好。宝鸡的确是“宜居之城”,心灵休闲放松的宝地。现在,尽管有好几条公路通到村里,我每次还是喜欢从蟠龙上塬,经过绿油油的麦田,看相连的村庄,大地如画,田园美丽,泥土散发着清香,顿唤起我儿时的记忆。

  现在,宝鸡市北扩上塬。蟠龙已成了宝鸡市的新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产业,高楼林立,大型机械随时待命,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蟠龙文化公园、蟠龙森林公园、城市中心生态公园景观廊道等项目相继投入建设,新区绿量将达到49.5%,使其真正形成从森林、农田、菜园中生长出来的,具有绿色生命的、会呼吸的城市空间。”现代城乡一体化城市进程,拉大城市骨架,无可厚非。我们无法阻拦,总之,社会要发展,经济是第一,这点道理我是懂的,我也无法阻止社会的前进,但心里总觉少了点什么,坚守、抵触一些什么,莫名烦恼,无法安宁。

  信息的发达,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无论处在何方,家乡无法忘怀。从自己渴望走出宝鸡一个小山村,到走出去后,在号称“国际大都市”的地方再回首,我是多么深爱着自己的村子,这是一种无法泯灭的情怀,让我们向村子致敬!尽管大多院子无人居住,杂草丛生;村里的小学已经关门,唱戏的舞台斑驳不堪,村里的老支书、老村长圪蹴在墙下晒暖暖,感叹世风日下,村里成了一盘散沙,没有人听村干部的话了,祖辈千年积淀的文脉无人传承和发展。我不由让人感慨万千。“少小离家老大回”,我肯定是回不去了;尽管居长安不易,活在偌大城市,人人都善于伪装个个都是戏精,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无奈的表演,想回到农村好好睡一觉,放下心来踏踏实实过活;尽管现在的村子有太阳能路灯,有村村路水泥路,还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着振兴乡村战略,尽管有“西府老街”和袁家村、马嵬驿等一样重视农根文化,留些关中印象,有现代的特色民宿很方便,但是回不去了,是有一种难言的魂牵梦绕无法割舍;城市已经和我融为一体,工作、家庭,生活都已经离不开这个快速发展、超级膨胀的城市,欲望、情感,网络,快手、抖音,明星、夜生活,一切的一切,如同滚滚洪流,裹挟着,挟持着,让一些年轻的村民宁愿在城里要饭也不愿意回去。而我作为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城里人,面对住房、上学、医疗、养老等等问题,也只能更加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去争取!乡村文明的失落,“空巢”村的现实存在,让我一次次失眠,一次次反思,生我养我的村子可能要在一段时间内消失或者变成和高楼大厦,而让我无比留恋的乡土记忆从何谈起……现代文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我们可以看到;而守望乡村,自己的灵魂该在何处安放?诗意的栖息地,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有些事,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命运往往开玩笑,让我们在茫茫人海重逢。往事不会再重来,痛定思痛,如果一个没有生在长在村里的人,永远是无法理解的。

  2018.8.13夜于长安

  作者杨广虎,男,硕士,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123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jvdy.cn/606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抖音星图开通条件#5(星图app下载)

抖音星图开通条件#5(星图app下载)

抖音星图(巨量星图)简单来说就是广告主在巨量星图平台上投放广告任务,之后抖音创作者达人可以通过星图平台进行接单赚钱,帮助广告主实现营销价值。过去想要入驻开通星图需要10万粉丝才可以,不少小伙伴听说现在已经降到1000粉丝就可以,那么抖音星图...

抖音星图平台怎么入驻#5(抖音星图官方网站)

抖音星图平台怎么入驻#5(抖音星图官方网站)

短视频持续火爆,而作为短视频行业的头部平台--Dou音不仅是上亿用户获取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平台,也是造星、培养短视频达人的沃土。如今,Dou音商业内容智能交易与管理平台——星图面向客户、mcn和达人,真正kai放使用。基于平台的优势,引来了一...

抖音星图平台登陆入口#5(抖音怎么走星图)

抖音星图平台登陆入口#5(抖音怎么走星图)

2019年9月,今日头条接入星图平台 并邀请部分作者开始进行内测。星图是致力于连接创作者和品牌主、促成优质内容营销的平台,满足创作者在平台变现的需求,并将优质的品牌信息传递给用户。目前,头条已经有超过1万名、覆盖超过40个细分垂类的优质创作...

怎样开通抖音星图(抖音星图任务怎么开通不了)

怎样开通抖音星图(抖音星图任务怎么开通不了)

抖音星图达人在平台开通西瓜中视频传播任务后自行设置报价,客户根据预算在达人广场挑选达人下单进行合作,达人根据客户的合作要求完成视频制作并发布至达人西瓜视频账号中,以达人自身影响力和内容创意,帮助客户进行产品宣传的模式。流程如下:1、若为首次...

抖音星图登录入口百度(抖音星图在哪里点进去)

抖音星图登录入口百度(抖音星图在哪里点进去)

抖音星图是官方推广任务平台,这里品牌主、MCN公司及明星达人可以发布自己的广告任务,那么成功入驻达人可以在这继续接单。抖音广告任务接单完成,就根据任务要求对脚步、视频开始制作,一旦完成视频发布审核就完成一项任务。目前抖音达人开通星图的门槛是...

抖音星图任务怎么开通(抖音找不到我的星图)

抖音星图任务怎么开通(抖音找不到我的星图)

抖音星图(巨量星图)简单来说就是广告主在巨量星图平台上投放广告任务,之后抖音创作者达人可以通过星图平台进行接单赚钱,帮助广告主实现营销价值。过去想要入驻开通星图需要10万粉丝才可以,不少小伙伴听说现在已经降到1000粉丝就可以,那么抖音星图...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